close

健康管理講座》血管疾病 隱形殺手


◎陳珮馨


現代人生活水準提高,日常飲食越來越精緻,過去不受重視的血管疾病,逐漸成為威脅健康的隱形殺手。


台灣血管外科學會創辦人,也是台大心臟血管外科教授王水深形容,血管就像「水管」,水流通暢時不覺得重要,直到颱風天停水了,才了解水管的重要;人們的血管亦同,平常就要懂得保養,免得後悔莫及。



兩種常見疾病

常見的血管疾病分成動脈和靜脈兩種,動脈疾病又分動脈瘤、急性動脈阻塞和慢性動脈阻塞;其中,「動脈瘤」是情況最危急的一種,動脈阻塞、退化、感染或是有外傷等都是形成原因。

動脈瘤若是作切片檢查,通常是良性的,其最大特徵就是摸起來「會跳動」的腫塊,臨床診斷很重要,絕對不能當成普通腫瘤切除,容易大量失血死亡,必須先將上下血管控制好,才能進行腫瘤切除。

動脈若是栓塞、有外傷或是靜脈阻塞壓迫動脈,就容易造成「急性動脈阻塞」,若是發生在腳部,病人的腳會一直痛,止痛藥都無效,皮膚顯得蒼白、腳部感覺異常甚至造成癱瘓。

最準確的診斷方式,就是手按脈搏,例如,大腿疼痛時,如果按不到鼠鼷部的股動脈,一定是急性動脈阻塞,必須立刻就醫,如果延誤八小時以上,造成神經壞死,就有截肢的危險。

「慢性動脈阻塞」的症狀和急性阻塞不同,按嚴重程度分成四期。

若發生在腳部,第一期通常沒有症狀,頂多感到冰冷、麻痺或膚色蒼白。

第二期會間歇性跛行,例如持續行走100步,就感覺腳步沈重,必須休息五分鐘,恢復以後走100步,又必須休息了。

第三期是休息時,會有絞痛的感覺,第四期皮膚會產生潰瘍、壞疸,如果外傷一周不好,就要摸附近的脈搏,判斷是不是動脈阻塞。

 

小心假性跛行

常有病人以為年老體衰,沒辦法長久走路,或以為患了風濕,才會腳部疼痛,沒想到是慢性動脈阻塞作怪,若能即時治療,通常就能健步如飛;另要注意的是,若是脊椎有毛病,也會造成「假性跛行」。

假性跛行的特徵是某一種姿勢才會發作,例如走路、久站、彎腰或翻身時,感覺很虛、刺痛,必須坐著或躺著15分鐘以上,才能消除不適;這和間歇性跛行走一定距離會痛,休息後又能走一定距離,以及絞痛疲憊的感覺不同。

一般而言,年齡、性別和遺傳都會促成血管疾病。年紀大就像水管老舊,自然容易出問題。通常男性較容易動脈硬化、女性較容易靜脈曲張,以上屬於難以預防的因素。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winmyev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